零壹Lab | “数字人文:观其大较”专栏主持人语 (二)

发布时间: 2019-06-12 姜文涛、戴安德

   公众号:lingyilab

零壹Lab:记录数字媒介之日常,反思科技与人文精神
01Lab: Archiving digital lives, reconceptualizing sci-tech and the humanities

主持人简介:

姜文涛,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校区哲学博士,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现任职于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研究方向为英国印刷文化与情感研究、文艺理论和比较文学、数字人文。

戴安德(Anatoly Detwyler),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亚洲语言与文化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和数字人文。

转载已获得授权,原文刊发于《山东社会科学》

2019年第6期,在此感谢

◆  ◆  ◆  ◆  ◆  

本期专栏主题为“数字人文与基础设施研究”。在2016—2018年这3年的时间里,这个专栏已出版了4期,分别以“文学文类与模式辨认”“阅读、正典/档案:文学场域大型动力学”“数字人文与中国研究”“数字人文与社会多元”为主题,发表了十几篇文章,这其中既包括译自英文的代表性论文、对其中某些作者的独家学术访谈,也包括国内外原创性学术文章。在这3年时间里,国内的数字人文研究发展迅速,对它的理论认知越来越清晰,在某些学科领域出现了使用数字人文方法而产生的重要学术成果和代表人物,多个数字人文研究机构得以建立,数字人文方面的大学课程建设进展迅猛,中国自己的数字人文研究期刊(不止一家)也正在酝酿之中。除此之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内的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成就辉煌。这不仅体现在图书馆、博物馆的数据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体现在由国家社科基金等诸多项目带动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建设之中。

事实上,正如詹姆斯·史密西斯(James Smithies)指出的,基础设施在数字化时代之前早已存在,包括修道院图书馆、手稿本抄写员、古代及现代的图书馆,等等。私人的、公共的、政府支持的以及商业化的基础设施互相分享数据和信息。这些基础设施对特定的人群开放或者封闭使用权,进行资源建设以及传播,使得全球范围的知识空间成为可能。【1】数字化时代的基础设施具有自身的特点,会以不同的方式对知识的生产和流传产生影响。因为基础设施对知识形成、社会发展等的重要意义,最近在北美学术界诞生了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即“基础设施研究”(Infrastructure Studies),跨越了人类学、科学与技术的人文社会学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Studies, STS)、城市规划、风景设计、建筑学、物流与废物研究(Logistics and Waste Studies)、环境研究、媒体与信息研究等多个研究范围。【2】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这一期栏目,希望能进一步推动国内数字人文(尤其文学研究方面)与基础设施研究的相关讨论。

第一篇文章《钱锺书与中国社科院古代典籍数字化工程》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郑永晓先生。郑先生的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曾任文学所数字信息室主任。在这篇文章中,郑先生回忆了20世纪80年代社科院文学所数字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提供了钱锺书先生将大数据技术引入传统文史学科建设方面一手的材料,总结了钱先生关于古代典籍数字化的指导思想。钱先生关于计算机的工具属性以及人工智能方面也具有至今为止仍不可忽视的真知灼见,他指导栾贵明先生把计算机技术引入中国古典文献的搜集、疏证和整理中来 ,帮助栾先生在文学所设立计算机室及建立“中国古典文学数据库”等。这些是我国文史资料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很重要的一段历史,具有非常珍贵的学术史价值。我们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更多刊发这方面的文章,来有意识地反思我国人文学的发生发展与数字信息建设之间的关联。

第二篇文章《通往思辨的基础设施研究》更多偏向理论性思考。如何处理数字人文研究与文化批评和理论之间的关系?作为文化“场景布置”的基础设施为晚期现代文化时代回答这样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辨性理路。作者在此文中构想出了一种叫作“数字人文基础设施思辨风格”的晚期人文批评方法,它是反对基础主义(Anti-foundationalism)的、讲求策略的、务实且着重建造性质的。该文作者艾伦·刘(Alan Liu)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英文系的杰出教授,早期以新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之后建立了跨加州大学体系的“跨媒介素养”(Transliteracies)等多个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和教育平台,目前主要研究数字人文与媒体和历史的关系,主持了一项在北美学术界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思辨基础设施研究”(Critical Infrastructure Studies)计划。【3】艾伦·刘教授职业生涯前后的转型形象地说明了北美地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术潮流的变化。此文为他未刊新书的一部分,特别感谢刘教授授予我们中文版权,使得它首次在纸质媒体上刊出。

第三篇文章《数字基础设施的维护及其人文意义》摘自香农·麦腾(Shannon Mattern)教授的长文《维护与照顾:城市、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锈迹、尘埃、裂缝及受损代码修理工作手册》(“Maintenance and Care: A working guide to the repair of rust, dust, cracks, and corrupted code in our cities, our homes, and our social relations”)。麦腾教授是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媒体研究学院的教授,她的研究集中在档案馆、图书馆及其他媒介空间、媒体基础设施、空间知识学等方面,是基础设施研究方面冉冉上升的一颗学术明星。这篇长文从四个侧面讨论了基础设施维护所涉及的人文社会意义。基于栏目主题等方面的考虑,我们主要摘选了其中涉及数字基础设施的部分章节。

在艾伦·刘教授的文章中,他提出了“晚期人文批评”【4】的概念。人文主义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人文思想则自人类出现以来即存在,然而作为知识生产的一个领域,大学之中涵盖一些学科的人文学则是非常晚近的事情。它也许可以说是随着近代印刷文化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知识机构化的形式。【5】那么,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人文学长期以来所依赖的印刷媒体正在逐渐地与数字媒体相互交织在一起。即,在今天这个时代里,人文学的基础设施正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这也许就是艾伦·刘教授提出“晚期人文批评”这个概念的着眼点所在吧。我们希望这一期专栏对大家思考这个“晚期人文批评”时代能有所助益。

注释

【1】James Smithies, The Digital Humanities and the Digital Modern (Palgrave MacMillan, 2017),p.11.

【2】参见https://cistudies.org/critical-infrastructure-studies-primer/。这方面具体的参考书目,请参见https://cistudies.org/critical-infrastructures-bibliography.

【3】参见https://cistudies.org.

【4】他并未在此文中详细地解释该概念,这可能与该文为他未刊书稿一部分有关,即他也许在这部书稿的其他地方详细地解释了这个概念。

【5】相关讨论可参见查德·魏尓蒙(Chad Wellmon)教授的《神圣阅读:从奥古斯丁到数字人文者》(《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第38—45页)、《忠实的工人和杰出的学者:大人文学科与知识伦理》(《澳门理工学报》2018年第2期,第140—153页),以及Gerhard Lauer教授的《文化的数字丈量:“数字人文”下的人文学科》(《澳门理工学报》2018年第2期,第132—139页)和姜文涛的《数字人文文学研究与近代文学的兴起:以北美文学研究学科史为中心的文献学考察》(《文化研究》,2018年夏,总第33辑,第190—207页)。



主编 / 陈静

责编 / 顾佳蕙

美编 / 傅春妍


关注零壹Lab,获取更多数字人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