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lingyilab
零壹Lab:记录数字媒介之日常,反思科技与人文精神
01Lab: Archiving digital lives, reconceptualizing sci-tech and the humanities
不知何处的某处,离目的地还有4小时55分。
零壹Lab一周年,成果已经超出了我当初的预期。很庆幸自己从那个时候开始,得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开启了这项工作,同时也很感激这一年间给予我们支持的各位师长、同仁和青年学生们。
在封闭的机舱里听着耳机里的音乐,时间已经没有意义。这是某处,这也是不知所处。没有人真的知道自己在哪里,巡航地图所显示的只是相对坐标在地图上的位移。高度、维度、温度这样的参数对于舱内恒温的身体,只有心理上的想象,而无生理上的感受。
所以基特勒在《留声机、打字机和放映术》中说道:“喷气式飞机所提供的是一个多媒体胚囊,其服务于一个目的,即过滤真实的背景:噪音、夜晚以及外界不可生存的寒冷。”这也是我们的处境。
我们在信息技术及相应的新媒体所带来的恒温黑盒中。一方面,我们享受着技术的便(biàn)宜和福利,却无视所谓“先进”科学、技术及媒介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另一方面,我们因为能“感知”科技的强大而感到恐慌,担心如果有一天这个黑盒被打碎,人类将如何。无论是何种情绪,其本质都是相似的,即对黑盒迷信(误信)所带来的盲目“崇拜”或“抵抗”。在这样一个媒介决定生存处境的年代,信或者不信从来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信与如何不信,我们在何种程度上得以独立于媒体、科技之外去批判性地对之进行反思。而这需要的,恰恰是我们现在所没有提供的:对科技的深入了解,学习机器的语言,在商业与政治意识形态之外对科技进行形而上的批判思考。
当AlphaGo Zero赢了AlphaGo100次的时候,人类其实应该学到一点:用人的语言去与机器进行交流很可能行不通。如果说C(C++)、Java、R或者NLP等还是人机都懂的语言,人还可以说程序都是人写的所以无足为惧,那到了神经网络、AlphaGo Zero这里,又有多少人敢说自己全然了解?
黑盒的边缘在扩散。Coding is not just coding. 新的金字塔在堆积,而在未来,技术与商业的合谋将会是最大黑盒的创造者。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Jobs的座右铭同样适用于这样的未来场景:被创造出来的用户永不满足,而保持欲望的秘诀就在于对技术的无知。
零壹Lab一直致力于从数字文化和数字人文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我们一直认为,数字文化是我们当前时时处处面对的处境,而数字人文不仅仅是量化的方法,更是知识生产的范式转型。 在数字文化的语境与条件之下,作为人文学者,我们能做点什么?
责编:陈静 顾佳慧 美编:张家伟
关注零壹Lab,获取更多数字人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