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大数据时代学术前沿与探索” 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7-06-29

会议介绍

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的青年教师群体共同发起,他们分别来自南大艺术研究院、历史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哲学系和外国语学院等。海内外多家研究机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人对本次会议给与了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     

“数字人文”是目前国际最具潜力的新兴学科和前沿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性强、多学科交叉、研究者年轻化等特点。在近十多年来,北美、欧洲和亚洲的重要高校和研究机构,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州大学,英国的国王学院大学,加拿大的阿尔伯特大学都创办了 “数字人文中心(系)” 开展了很多跨学科的项目,涉及历史、考古、艺术史、英语文学、建筑等多个学术领域,并开始招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在组织机构方面,中国内地高校的数字人文中心包括武汉大学在2011年建立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成立的“数字人文与超媒体GIS工作室”;台湾地区则有台湾大学的“数位人文研究中心”、政治大学文学院的 “数位人文研究中心”;香港公开大学也在2015年成立了“数码文化与人文学科研究所”,推动数字人文的学术交流。

在学术研讨方面,台湾大学及台湾中央研究院自2009年起每年开始举办“数位人文/数位典藏”的国际研讨会。过去一年间,上海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召开了相关研讨会,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学者们的积极参与,影响巨大。

作为南京大学的青年教师,我们希望能发挥南大综合学科的雄厚资源优势及多学科的特长,通过举办“数字人文:大数据时代学术前沿与探索”学术研讨会,促进校内外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各位前辈、青年学子们一道,聚焦数字人文的重要议题,探讨前沿思想与问题,促进学者们的相互交流,提升数字人文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力,并促进数字人文跨学科发展。


主办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

南京大学行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南京大学文科发展与基地建设、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学术交流和跨学科平台服务,主办杂志《南大人文社科》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2005 年5月,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大陆高校首家“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旨在实施该校“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搭建超 越院系界限的校级文科平台,打破学科和专业的壁垒,推进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研究,形成一个独特的文科科研“特区”。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前身溯源于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国史科,2014年12月撤销历史学系建制,成立学院,下设中国历史系、世界历史系、考古文物系、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边政研究所,设有历史学、考古学、考古学(文物鉴定)三本科生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等 7个博士点和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等7个硕士点。现有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大荣誉资深教授、南大特聘教授等在内的教授39人、副教授24人,讲师4人、专职科研2人;博士后27人。

 

协办单位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成立与于2013年7月。研究方向包括:艺术史论研究所、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和文化创意研究所。研究院现有包括教授、副教授和研究员在内的全职教师19人。艺术研究院作为独立的教学科研单位,以培养艺术学研究生和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为主要工作。拥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专业方向为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美育与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

 

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5月,由校友捐资成立的“南京大学郑钢亚太发展研究基金”定向资助,是南京大学第一个对大亚太地区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跨学科研究的校级研究机构。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50余人。中心依托南京大学的丰厚学术资源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充分吸纳校外研究力量,构建了“亚太国际关系”、“比较国家治理”、“亚太社会文化”、“亚太经贸金融”等四个研究集群,对亚太地区各类议题展开全景式研究。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设有自然地理学系、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地理信息科学系、海岸海洋科学系,现有教职员工140名,其中院士4人(兼职3人)、长江学者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青年长江1人、教授30人、副教授39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约1000名,拥有自然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与规划(人文地理学)、海洋地质学三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下设建筑系和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现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现有专职教师58名,教授18名,副教授15名。大部分教师具有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之学习与工作经验,同时具有丰富的创作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近五年来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200余项。

 

南京大学哲学系

南京大学哲学系创立于1920年,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哲学系之一。2002年成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东方哲学与宗教(自设)等八个博士点和相应硕士点。拥有 一批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在海内外学界有重要影响的老中青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院于2003年,现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新闻与新媒体系、应用传播系、广播电影电视系。专职教师40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4人。

 

学术支持 

positions: asia critique (http://positions.dukejournals.org/)

Published by Duke University Press. Offering a fresh approach to Asian studies, positions employs theoretic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s in creating a provocative forum for vigorous debate. Through expansive scholarly articles, commentaries, poetry, photo spreads, and political and philosophical debates, contributors consider a broad variety of pressing questions from a striking range of perspectives.

 

《南京社会科学》(http://www.njshkx.cn/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南京社会科学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南京社会科学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江海学刊》

《江海学刊》是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期刊(1958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240页,逢单月10日出版),以“载精品力作、办传世名刊”为宗旨,关注学术前沿,努力体现“新颖、深邃、凝重、厚实”的办刊风格。

 

《澳门理工学报》(http://journal.ipm.edu.mo/)

《澳门理工学报》是澳门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98年创刊。“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中文版,季刊。常设栏目有名家专论、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公共行政、港澳研究、文化教育、语言翻译、历史宗教、总编视角等。

 

《图书馆建设》(http://www.tsgjs.org.cn/)

《图书馆建设》由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和黑龙江省图书馆主办,黑龙江省文化厅主管。主要栏目有学术论坛、信息资源建设、服务研究、管理新论等。

 

《文化研究》(南大编辑部)

《文化研究》是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主办的综合类社科丛刊,由陶东风教授和周宪教授担任主编。《文化研究》是国内唯一的文化研究类大型丛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自2013年起开始发表与“数字人文”有关专题。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论坛》创刊于1981年2月。广东省文化厅主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办。《图书馆论坛》集学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自2017年1月起,开始设置“数字人文专栏”。


会议日程

 

2017630


10:00-18:00 议报

地点: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校内,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靠近南大东门

报到事项:签到、办理住宿、领取会议日程及材料

注:酒店报到仅限住宿嘉宾,非住宿嘉宾请于次日(7月1日)会场门外报到

 

201771

 

8:00

8:40-9:00 开幕

南京大学校党委副书记 朱庆葆教授 致辞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从丛副院长 致辞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张生院长主持并致辞

合影

9:10-12:00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45分钟,提问5-10分钟)

主持人:Tani Barlow(莱斯大学)

Peter Bol(哈佛大学), Making Conceptual Leaps and Finding the Right Tools

项洁(台湾大学),從取用到分析,從群體到個人:數位人文的演進思考

范毅军(台湾中研院),地理資訊與空間人文─建構虛擬時空框架的設想、具體實踐與應用

12:00-13:00  午餐

13:00-15:00数字人文与计算

主持人:陈静(南京大学)

贾金柱(北京大学),Dynamic Topic Model with Multiple Change Points

王菲菲(中国人民大学),Bayesian Text Classification and Summarization via A Class-Specified Topic Model

高剑波(广西大学),Quantifying digital humanities: how far can we go?

邓柯(清华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的统计学视角

王成军(南京大学),Tracing the Flow of Collective Attention for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茶歇

 

15:10-17:10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上)

主持人:鲁安东(南京大学)

白璧玲(台湾中研院),基于时空信息整合架构之数字人文应用取向

徐建平(复旦大学),中国行政区划基础信息平台(1912-2013)

徐磊青(同济大学),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设计品质的工具和研发

何捷(天津大学),从空间到场所——空间人文的城市史研究支持

路伟东(复旦大学),宣统人口调查“地理调查表”数据整理与研究

 

17:30-18:30 晚餐

19:00-20:00 圆桌讨论:数字人文与学术出版

主持人:桑海(澳门理工学院)

桑海(澳门理工学院),当学术传播遇到新新媒介

 

特邀嘉宾:

Tani Barlow,  positions:asia critique主编, 莱斯大学讲席教授。

谭志云,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潘清,《江海学刊》,历史学编辑,副研究员。

刘蔚,《江海学刊》,编辑,副研究员。


201772

 

9:00-10:40 数据挖掘与文学研究

主持人:但汉松(南京大学)

严程(清华大学),叙事结构的可视化呈现:以司马迁《魏其武安侯列传》和王安忆《天香》等为例

姜文涛(浙江大学),印刷文化与数字人文:学科史视野中的技术媒体与知识生产转型

何辉斌(浙江大学),省力原则与费力原则共同推动的20世纪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

何成洲(南京大学),作为事件的世界文学:易卜生和现代中国小说

 

茶歇


10:50-12:20图像分析与艺术、数字博物馆

主持人:成祖明(南京大学)

陈静(南京大学),图像、视觉化与展示:图像的视觉知识生产

王平(中国美术学院),五代北宋山水画的数字人文研究(三)——以“舟船”主题为例

向帆(清华大学)、朱舜山(必果科技),图像和文本的数据视觉化研究

殷曼楟(南京大学),数字博物馆与重塑观众

 

12:30-13:30 午餐

 

13:30- 15:30数字史学的方法与案例

主持人:王涛(南京大学)

李林(华东师范大学),清代武科进士群体时空分布初探

舒健(上海大学),民国天主教期刊出版状况初探——基于汉语基督教书目文献数据库的研究

邱伟云(山东大学),词汇、概念、话语: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近代“未来”观的建构与再现

曹志红(中国科学院大学),徘徊于传统史学与数字史学之间的中国历史动物研究:以华南虎为例

王哲(上海财经大学)、马欢(复旦大学),近代海关数据的整理与旧海关生态圈的初步构想

 

茶歇

 

15:40- 18:00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下)

主持人:陈刚(南京大学)

潘威、小林雄河(陕西师范大学),东亚历史台风信息系统建设与近三百年东亚台风活动研究的进展

朱本军(北京大学),GIS与战国历史地理研究

胡恒 (中国人民大学),GIS所见“冲繁疲难”与清代政治地理格局初探——兼核验《缙绅录》中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陈刚(南京大学),南京城市古旧地图数据库设计及历史城市形态学研究

徐永明、唐云芝(浙江大学),《全元诗》作者的地理分布的可视化呈现

程星华、胡迪、刘龙雨等(南京师范大学),面向公众的三国历史WebGIS的设计与实现

 

18:10-18:40 总结发言及闭幕式

Tani Barlow(莱斯大学),Digital Humanities, Looking Back & Forward?

 

19:00 聚餐


会议发言

 

主题演讲

 

Making Conceptual Leaps and Finding the Right Tools

Peter K. Bol(哈佛大学),peter_bol@harvard.edu

 

简介:哈佛大学讲席教授,哈佛大学副教务长。主持哈佛大型在线公开课项目(HarvardX),并担任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项目主任等职。

摘要:The digital humanities are both an extension of traditional humanistic scholarship and a challenge to those traditions. They motivate humanists to acquire computer science skills, to become acquainted with quantitative reasoning and to collaborate with scientists and technologists. But there are more technologies than an individual can master and when not used regularly they are easily forgotten. So what do humanists really need to learn? I suggest that we should begin with technologies that involve making conceptual leaps to new ways of thinking with data: using databases to normalize and organize data rather than relying on spreadsheets, doing spatial analysis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rather than working with paper maps, combining the visualization of social network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kinds of network relations, using regular expressions to search text corpora, and making use of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APIs) to link online systems and contribute to building a cyberinfrastructure for the humanities.

 

從取用到分析,從群體到個人:數位人文的演進思考

項潔(臺灣大學),jieh.hsiang@gmail.com

 

简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臺灣大學數位人文中心主任。

 

摘要: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數位圖書館的風潮就席捲全球,透過互聯網,我們可以輕易的獲得大量的書籍、文獻、檔案與影像資料。這些唾手可得的資料當然大大增加了研究的便利性,但這是不是就是數位人文發展期待的最終目標?

本文首先從人文研究過程的角度分析數位化可能造成的影響。我們把人文研究的進程拆解為問題發想、資料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取用、資料分析、資料呈現、研究詮釋等部分,我們指出數位圖書館/數位典藏的功能主要著重在從資料收集到資料取用的部分,而數位人文則延續到分析與呈現。我們也指出數位圖書館/數位典藏的成果,雖然可以鋪天蓋地的收集資料,提供便利的取用,但仍然無法照顧到個別研究者處理其本身個別研究的資料需求,此外資訊技術的門檻也往往使得人文研究者無法充份利用資訊技術工具來分析與觀察他們的研究資料。

數位典藏時代以一個普遍性的概念,用群體的力量廣蒐與整理資料,針對的是一個領域中最廣汎的需求,也就是人文研究在資料收集階段的檢索與瀏覽需求,數位人文時代展延了資訊技術對人文研究進程的協作,在數據庫或系統中加入了文本脈絡分析與觀察的功能。然而這樣的發展,對照實際的人文研究,從人文研究者的角度,這些已建置完成的數據庫,提供的是特定的內容與功能,無從由人文研究者本身來選擇,研究者無法充份掌握自己所收集到的資料、對資料的整理、以及分析與觀察資料的方法,這成為每一個人文研究者在使用現階段數位人文成果上重要的斷裂與困境。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思考人文研究的特性,包括個別性的研究需求以及非線性的研究進程,建構了一個叫做DocuSky的學術研究平臺。DocuSky主要的目的在協助人文研究者,可以處理自己本身所蒐集來的原始資料 (raw data)。透過DocuSky提供或介接的數位研究工具,人文研究者可以在自己的問題意識下,去標註資料、建立metadata,整合各式資料快速建立具有檢索、後分類等功能的數據庫,也可以針對整理好的資料,利用現成或自己設計的工具進行文本分析,進行視覺化的呈現。透過DocuSky,人文研究者對原始資料可以隨自己的意念進行多重脈絡與多元資訊形態的觀察,當人文研究者對本身原始資料的掌握更加充份、處理運用資料更加自如時,即不會被侷限在一個線性的研究進程中,每一個階段的觀察與啟發,都讓人文研究者更能回應與形塑他的問題意識。

當我們在想像數位人文的發展方向時,DocuSky不僅是我們對人文研究特性的回應,它的研發理念、背後的哲學思考更是數位人文在行動(DH in the making)的實踐。

 

 

地理資訊與空間人文─建構虛擬時空框架的設想、具體實踐與應用

范毅军(台湾中研院), fic@mail.ihp.sinica.edu.tw

 

简介: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摘要:現代空間資訊科學包含遙感探測 (Remote Sensing, RS)、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及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三項核心技術;其中,RS與GPS主導空間資料的收集,GIS則為處理所有空間關聯資訊的管理系統。這些空間關聯資訊主要是以點、線、面座標形式代表的空間物件,以及描述空間特性或量化資訊的屬性資料。3S的整合應用,可以有效獲取、更改、分析及顯示空間資訊,另配合歷年來所累積大量與地理環境、文化、社會經濟變遷有關的資料,其應用範疇也更為擴大,由初期多偏向於自然資源規劃管理的政策取向,轉向為促進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的整合研究。欲達此目的,由繪製數值化歷史地圖進一步引伸為數位時空平台的建置,實乃重要的一步。

時空資訊平台之建置主要是將時間、地名、各式地圖、文獻等資訊,利用GIS的方法與技術作有效的整合搭配,以不同的視角展現多重的時空環境,此不僅可作為重現歷史場景的基礎框架,同時透過時空資訊的管理、分析、整合與呈現等多重效能之系統模式,可成為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研究的工作平台;在其上持續蒐集與整合歷史地理相關研究與應用的成果,將促進知識的融匯與創新。

 

 

数字人文与计算

 

Dynamic Topic Model with Multiple Change Points

贾金柱(北京大学),jzjia@math.pku.edu.cn

 

简介: 北京大学统计系博士、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后,现任北京大学统计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摘要:Topic models have been well studied and widely applied in document analysis. Here, we study how to find topics when there are change points, which means that topics might change from time to time. We use dynamic programming to sample the position of change points from posterior distribution. When change points are given, collapsed Gibbs sampling for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model could be applied. The two procedures are used iteratively until the whole procedure converges. We apply this dynamic topic model on a commercial data and have interesting findings. Simulation study validated the efficiencies of our novel method.

 

 

Bayesian Text Classification and Summarization via A Class-Specified Topic Model

王菲菲(中国人民大学),ff11161224@126.com

 

简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博士研究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讲师。

 

摘要:We propose the Class Specified Topic Model (CSTM), an extension of the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 model,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text classification and summarization of texts within classes. We assume that each document has a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ver a set of class-specific topics and a set of common topics shared across classes. Each class-specific or shared topic has its ow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ver a dictionary of words or phrases. Bayesian inference of the CSTM in semi-supervised scenario is developed, with supervised scenario as a special case. We analyze the 20 Newsgroup dataset, a benchmark dataset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and demonstrate that the CSTM has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xt classification and summarization than a two-stage approach based on LDA and a L1 penalized logistic regression.

 

 

Quantifying digital humanities: how far can we go?

高剑波(广西大学),jbgao.pmb@gmail.com

 

简介:广西大学复杂性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研究所创始人及所长、美国莱特州立大学(Wright State University)研究教授,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期刊《系统科学通讯》副主编。

 

摘要:This is an exciting time for humanities research, as the large scale digitization of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 collect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coupled to the born digital cultural activities of billions of people on the Internet has offered the opportunity to gain significant insight into the dynamics of cultures through time and across space. The next marvelous phase of digital humanities (DH) research must be in quantifying the big DH data laboriously collected thus far. To give a taste of this, in this talk, I'll present a multiscale theory for sentiment (and plot) development of novels, fractal analysis of Buddhism cave painting, and analysis of massive media data for the study of world-wide 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episodic disruption of world civilization and democracy.

 

 

数字人文研究中的统计学视角

邓柯(清华大学),kdeng@tsinghua.edu.cn

 

简介: 北京大学统计学博士,哈佛大学统计系博士后(2008-2011)、副研究员(2011-2013),现任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摘要:统计学思想和方法在数字人文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常常被错误地使用和解读。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从统计学的本源出发,从数据科学的视角讨论数字人文研究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并通过文本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社会关系网络分析等案例来讨论统计学与数字人文相结合的机遇与挑战。

 

 

Tracing the Flow of Collective Attention for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王成军(南京大学),wangchj04@126.com

 

简介: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

 

摘要:Human attention becomes an increasingly scarce resource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low of collective attention, we construct the attention flow network using anonymous smartphone data of 100,000 users in a major city of China. In the constructed network, nodes are websites visited by users, and links denote the switch of users between two websites. We find a strong concentration of collective attention allocated to popular websites for smartphone users, and strong scaling relationships for the flow of collection attention in the flow networks. Finally, we discussed the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using the flow network analysis for computation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上)

 

基于时空信息整合架构之数字人文应用取向

白璧玲(台湾中研院),lingpai@gate.sinica.edu.tw

 

简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目前为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学研究专题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专长为时空信息分析、历史地理研究、数位典藏。

 

摘要: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发展与应用普及,逐渐改变知识传播的方式,数字内容持续扩充与数位典藏技术的蓬勃发展下,许多文史档案藉以转换为数字影像与全文数据库的形式,不仅使得人文研究可资运用的数字资源大幅增加,也形成「大数据」研究的条件;基于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的研究途径,在时空信息技术相应发展的趋势下,近年来也逐步构思据以拓展应用层面。HGIS考量历史研究涉及之空间要素,以时间与空间为主轴来组织数据;利用GIS环境来整合空间多重属性的正规化数据,建立时空信息整合架构,不仅可用于解析历史事件,形成物件关联式数据结构,亦可进一步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整合运算,以呈现空间现象之特性。针对空间参照所需历史地名辞库与数值地图,透过数字化的历史文本数据库与早期地图数位典藏资源之内容撷取,利于与既已建置之历史空间数据相互对照与补充,逐步扩充与深化空间参照数据的尺度,亦具有拓展数字文史资源应用层面之作用。

透过时空信息整合平台涵括多时期、多元空间参照数据,并介接各项主题数据库、历史地图服务及时空信息应用程序,已成为HGIS的应用趋势;进一步以历史事件的时空数据建构模式,整合相关数字资源,发展合乎研究主题之HGIS平台架构,亦为切合需求与推展应用的方式。藉由时空对位应用程序接口之开发,结合电子文献数据库标注技术,建立文本数据之时空标记,发展图文整合的时空信息平台,来达到解析历史事件的效益,则为时空坐标概念延伸之一项进阶运作模式。凡此皆利于研究者透过其学科领域知识对文史数据进行采掘分析,厘清事件所蕴含的时空脉络,可谓实现HGIS于数字文史资源整合应用之途径,亦为朝向数字人文跨领域研究发展之契机。

 

 

中国行政区划基础信息平台(1912-2013)

徐建平(复旦大学),xujp@fudan.edu.cn

 

简介: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政治地理研究,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地方政治与社会。

 

摘要:自古以来,因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中央往往需要通过设立不同的行政区域来实现对整个疆域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因此,历代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区划都给予高度的重视,保留有大量的文献记载。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还形成了各种以政区为单位记录各种社会现象的历史传统。这样的政治结构和历史传统使得历史上的政区变迁成为了解历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窗口。因此,研究历史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过程,必须建立在准确而翔实的历代政区变迁基础上。换言之,复原历代政区变迁过程与建立数据库是研究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基础。

传统的政区变迁研究,主要有图、表、史三种形式。其中,图指地图集,表指政区沿革表,史是政区沿革史。但是这几种研究形式各有缺陷,地图因限于体例,只能表达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时间断面的政区状况,无法做到反映政区逐年变化过程;政区沿革表虽然从纵向上能很清晰地看出某一政区的沿革过程,但无法反映同一时期横向的政区分布状况;政区沿革史虽然可以将政区变迁过程阐释清楚,并且可以用地图的方式加以直观展示。然而仍无法动态、直观、全面的展示政区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过程。因此,要想完整、直观的展示全国行政区划的沿革,必须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将全国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进行可视化展示,将行政区划变迁精确到以年为单位。

本项课题拟沿用CHGIS的研究方法,将时段向下延伸至当下,即重建自1912年至2013年期间的行政区划逐年变迁的动态过程,建立现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基础数据库。远期目标是在进一步完善CHGIS的基础上,构建千年序列完整的时空数据框架,以为学术和现实提供服务。

 

 

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设计品质的工具和研发

徐磊青(同济大学),leiqingxu@163.com

 

简介: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中国环境行为学会(EBRA),秘书长

《Architectural Science Review》编委。

 

摘要:报告首先介绍城市设计品质量化是什么,品质的工具有哪些?当下新数据环境下,城市设计品质的工具研发的机会在哪里?第二部分报告,介绍408研究小组连续在2015年和2016年参加的第一届大数据研发SODA竞赛和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的得奖与优秀作品。报告最后说明在快速发展中的新数据环境牵引下,城市设计与环境行为研究在迅速发展。

 

 

从空间到场所——空间人文的城市史研究支持

何捷(天津大学),janushe@tju.edu.cn

 

简介: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现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同时兼任天津大学数字化设计研究所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人文与空间计算、城市步行行为、以及地理设计。

 

摘要:“空间(space)”和“场所(place)”是人文地理、社会文化、以及建筑与城市研究中的经典问题。个体与社会的“人”在空间中的介入,是由“空间”演变为场所的必然途径。David Bodenhamer 将空间人文定义为“对地理以及构筑的空间与文化、社会间交互影响的明确认识”,而城市则是这种交互影响发生最为剧烈与频密的所在。城市的历史即是场所的历史,空间人文的方法——如Bodenhamer所总结的虚拟现实等再现方法、以及系统化的模型分析,是研究城市史、理解城市时空与文化动态的重要支持。

本文从再现与模型两个分支对现有的城市史研究案例进行回顾,讨论对空间和行为、感知/认知、社会、权力等场所现象的多种再现方法(档案、文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以及建模与分析途径(空间感知、时空行为、空间再创造、空间分异、权力解释、等),解读空间人文视角下城市史研究的途径与未来可能。

 

 

宣统人口调查“地理调查表”数据整理与研究

路伟东(复旦大学),wdlu@fudan.edu.cn

 

简介: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人口史专业),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地理调查表是清末宣统人口调查基层调查数据填报汇总的简表,也是目前已知有关这次调查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文献之一。本研究主要回溯宣统人口调查“地理调查表”的缘由,梳理现存甘肃调查表数据保存情况,对现有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并对数据质量进行初步分析。并通过这些原始的调查表单和数据,更多细部的节点和信息,近距离触摸这次人口调查。

 

 

 

圆桌讨论:数字人文与学术出版

 

当学术传播遇到新新媒介

桑海(澳门理工学院),doodles@163.com

 

简介:清华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澳门理工学报》编辑,澳门理工学院讲师。 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清华大学学报》编辑。

 

摘要:新新媒介的出现,为建立新型学术交流平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固然是因为新新媒介克服了期刊等印刷媒介的某些缺陷,更重要的是,新新媒介的某些逻辑与学术自身的特性有一些微妙的契合之处。我们有必要在目前实践的基础上,从媒介变革的角度对学术传播的新秩序和新平台作更深入的探讨,进而思考其对未来学术发展和学术生态的影响。

 

 

 

数据挖掘与文学研究

 

叙事结构的可视化呈现:以司马迁《魏其武安侯列传》和王安忆《天香》等为例

严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yancheng_thu@163.com

 

简介: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文艺学专业13级博士生,与美国杜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清代女性诗学,师从张海明教授。

 

摘要:叙事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自史传文字到当代小说,作者无不需要精心设计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的叙述顺序和结构。本报告拟使用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展示以《魏其武安侯列传》为代表的史传文章、以王安忆《天香》为代表的长篇家族志小说以及以阎连科《四书》为代表的平行结构多视角模糊叙事文本等作品的叙事结构,以期在传统叙述学“叙事单元”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呈现叙事单元在时空坐标中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在这样分别以人物(或视角)、时间、空间为矢量和横纵坐标轴的视觉呈现中,数人合传的史传文章呈现了人物依序出场、补叙回溯、以冲突为结点的“之”字形叙述策略;关系复杂的家族志小说呈现了双线索平行对照、以空间分布体现权力结构的叙事特征;而隐晦模糊的多视角平行文本,则变成一块块拼合在时空坐标上的拼图,缀连和标记出破碎文本背后的“真实”与“幻象”。在不同的叙事结构和情境面前,基于叙事基本要素“时”、“空”、“人(视角)”的可视化坐标呈现,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管窥叙事缓急、显隐、曲直等策略及其目的的有效手段。

 

 

印刷文化与数字人文:学科史视野中的技术媒体与知识生产转型

姜文涛(浙江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wjiang0425@zju.edu.cn

简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漫长的18世纪”(long eighteenth century)印刷文化及情感研究、文艺理论和比较文学、数字人文。

摘要: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的方法逐渐深入人文学科领域,并悄然改变着其研究方法。“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潮流,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以纸质媒体为主要对象 、细读为主要方法的人文学科研究,也促使人们更加注意知识的形成及流传方式的变化。本文从学科历史的角度出发,主要以18世纪以来作为近代学科的英国文学研究为讨论对象,重新检视近代社会以来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方式的文学研究方法,并将其放到印刷文化和数字媒体的历史之中,简要审视18世纪印刷文化及其产生的书写技术促成了启蒙运动之后近代文学的兴起。如果我们把数字人文放到这样的长时段历史之中进行考察,也许就更清楚地看到它能为启蒙运动之后形成的近代学科分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进而在知识生产转型方面会带来什么样的范式改变。

 

 

省力原则与费力原则共同推动的20世纪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

何辉斌(浙江大学),hehuibin@163.com

 

简介:现任浙江大学英语文学教授、博导,1993年华东师大英文研究生毕业,2001年获北京大学中文博士,2007-08年在哈佛大学访学,具有良好的中西文学功底,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史和文学认知研究。

 

摘要 :著名语言学家齐普夫认为,人类的一般行动都基于省力原则之上,说话者和听者双方都想省力,使词语的使用次数和排名的位次之间有一种必然的关系,两者相乘的积是一个常数,以词语的位次和使用次数为轴线的双对数表会出现一条几乎是45度的直线。本文以《晚清戏曲小说目》《民国时期总书目》《全国总书目》《全国内部发行图书总目:1949—1986》为依据对20世纪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做了全面的统计,并以位次的为横向轴,以册数的为纵向轴绘出双对数表,发现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也有一条齐普夫曲线,是省力原则和费力原则共同推动的结果,显示了一定的规律性。

 

 

作为事件的世界文学:易卜生和现代中国小说

何成洲(南京大学),chengzhou@nju.edu.cn

 

简介:现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中美中心主任,北欧研究中心主任,长江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

 

摘要 :基于Franco Moretti的“远读”(distant reading)理论,本文将世界文学不再视为一个客体对象,而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中形构的行为或事件,认为世界文学在不同的本地语境中会有一个变化和转换的过程。世界文学至少应该涉及到三个主要议题:首先,外国作者及其文本在本地语境中的他者性;第二,在本地写作中这个特定叙事的创新性;第三,该作品对于目标读者及社会的创造性力量。本文从世界文学的事件性切入,以数字人文的方法来研究易卜生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本研究的重点是女性主人公在现代中国小说中阅读《玩偶之家》所构成的这一事件,所分析的问题是:是谁在现代中国小说中阅读《玩偶之家》?中国女性主人公如何扮演诺拉这个人物,并为争取自己的独立和自由而抗争?这部虚构作品对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影响?而且,中国对于易卜生和诺拉的研究如何激发我们进一步思考世界文学本身?

 

 

图像分析与艺术、数字博物馆

 

图像、视觉化与展示:图像的视觉知识生产

陈静(南京大学),cjchen@nju.edu.cn

 

简介:南京大学-杜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莱斯大学博士后,现任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文化与媒介研究、新媒体研究、数字人文。

 

摘要 :在数字媒介时代,图像成为了“元文件”。无论是通过数字化转换而来,还是在数字化环境中直接生成,当文本以在数字存储终端的“界面”上显示时,就成为了图像。本发言从数字图像与知识生产之间的两种关系出发,通过对档案库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图像标注(annotation)、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虚拟交互(virtual interaction)等内容的讨论,来探讨在数字媒体环境中,基于纸质媒介的文本如何通过数字化成为图像,并生产意义以及数字图像是如何以数据的方式来自我阐释、生产知识,并改变了我们以往对“认识论”(epistemology)的理解,重新塑造了视觉、认知和主体性的关系 。

 

 

五代北宋山水画的数字人文研究(三)——以“舟船”主题为例

王平(中国美术学院),wping9@163.com

 

简介: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师承于思想史学者金观涛。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与绘画、中国画图像的数字化研究等。

 

摘要:本研究以山水画中出现的“舟船”做为撷取数据对象,在数据化图像分析和主题式文本挖掘互相参照的基础上,将山水画的物理图像特征作为图像数据,将表达山水画内容的题材物类、画题语义和情境设定等文本信息作为属性数据来构建图像信息数据模型。最终籍由山水画“舟船”图样及其语义的案例研究,验证了图文数据模型和数位人文研究方法在中国古代绘画研究中运用的有效性。

 

 

图像和文本的数据视觉化研究

向帆(清华大学),xiangfan@mail.tsinghua.edu.cn

朱舜山 (必果科技),shunshan873@yahoo.com

 

简介:向帆和朱舜山是Z Lab创始人。向帆分别在中国、日本和美国接受过设计和艺术教育,知名设计师,师从国际公共图形设计泰斗太田幸夫,曾担任MIT媒体实验室研究员。目前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副教授。

朱舜山毕业于南理工、中科院和美国麻省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曾跨界生物领域研究视觉神经网络。目前任北京必果科技CTO,研发涉及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的英语教育应用产品。

 

摘要:在这个数据时代,人们可以接触到的海量数据远远超过一个人一生可能阅读的资料。这对人文研究意味着什么?人文科学研究人员迫切需要的可能是可以从大规模人文数据中有效挖掘信息的方法,并借助这些方法找出复杂信息中的极端案例。我们使用数据视觉化的方法研究人文科学数据,试图提出新问题,获得新观点。

我们的话题将涵盖《全国美展获奖秘籍》,《央视春晚的视觉演进》,《张爱玲喜欢使用的色彩》,《美术学院的组织结构》以及《CDBD中异常数据的报警机制》。我们希望从多种视角理解数据视觉化,其成果可以是艺术,可以是分析工具,也可以是观察工具。

 

 

数字博物馆与重塑观众

殷曼楟(南京大学哲学系),yinmanting@nju.edu.cn

 

简介: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美学、艺术理论、视觉文化研究。

 

摘要:近年互联网数字博物馆在我国发展极为迅速。数字博物馆的平台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改变博物馆体制与观众视觉交往模式的潜力,具有“转码性”特征。不过,由于观众浏览数字博物馆时,其视觉途径的即时性、间歇性、休闲性、断片性;及其视觉内容因数字媒介下“形象数据库”性质带来的“再形象化”后果;其观众行为模式特征也因而是身体参与性,收藏&分享欲共存的状态。鉴于此,新阶段的数字博物馆应该超越观众“被服务”意识,实现与观众交互的深入。

 

 

 

数字史学的方法与案例

 

清代武科进士群体时空分布初探

李林(华东师范大学),philip4781071@126.com

 

简介: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明清政治与文化、跨文化教育交流。

 

摘要:清代武科自顺治三年(1646)取中首榜进士,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末榜,总凡109榜,合共取中武进士9634名,每榜平均约89名。清代历朝武进士人数变化,可析为五个阶段:顺治朝为开创暨顶峰期,平均取中人数最多;康熙、雍正两朝为矫正缓和期,取中人数下降,但均在总平均线之上;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为中额持续下降期,总体低于清代总平均数;咸丰朝为战乱低谷期,平均取中人数跌至清代最低;同治、光绪两朝为恢复上升期,然未能回复至顺治朝顶峰之数。清代所录武进士总数,约为文进士总数三分之一。就文、武进士历朝平均数之总体走势而言,除嘉庆朝文升武降影响其前后走势,文、武两途取中人数之升降大势全然相同。就武贡士(武进士)之横向分省分布而言,总体上北方武艺人材壮健,取中较多。其所占比例较多之省份,亦集中于华北、西北地区,此与文科进士多出江南之格局,恰成鲜明对比。取样考察之清代武进士及第者,约有三分之一在乡试取中次年接续登科,其余三分之二亦多在乡试取中五年内最终得售,其久羁候选之苦较文科士子为轻。武科进士及第之平均年龄,总体约28岁,亦较文科为幼。清代八旗应武科虽时有停废,然总体取中比例却高于不少省份之民藉考生,盖因八旗本擅骑射,又受惠于政策优待。

 

 

 

 

 

 

民国天主教期刊出版状况初探——基于汉语基督教书目文献数据库的研究

舒健(上海大学),shuxc@163.com

 

简介: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现任上海大学历史系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为元史、中韩关系史、近代韩国基督教。

 

 

摘要:文字出版事业是近代基督教宗教在华传播一项重要事工。本文主要基于目前在建设中的汉语基督教书目文献数据库的收集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民国以来的天主教期刊进行系统的梳理,数量统计、历史分期和各项分布特征等方面对民国天主教中文报刊的整体情况进进行宏观分析。

由在华天主教不同时期报刊活动概况可知,总体上表明了天主教报刊的作用及其传教事业是在逐渐增强的。

 

 

词汇、概念、话语: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近代“未来”观的建构与再现

邱伟云(山东大学),brianacwu@163.com

 

简介:台湾政治大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台湾政治大学历史与思想数位人文实验室成员。

 

摘要:“未来”一词在中国出现甚早,于先秦《左传》中即有,然是作为并未到来之意,而作为与“过去”对比的时间义,可见之于北齐魏收所撰《魏书.释老志十第二十》中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过去、当今、未来,历三世,识神常不灭”一句中,到了近代则又与西方至善进化论连结,自此“未来”一词才具备希望感,而带有想像乌托邦之义,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各种诉求的合法性根据。有趣的是,伴随不同行动者或团体的立场与动机差异,促使著近代中国“未来”意识膨胀,形成各种不同的未来论述,前人也关注到此一问题,因此王汎森即在〈中国近代思想中的“未来”〉一文,考察了1900-1930年中新派人物的时间意识及其对未来世界的想像,不过该文并未从总体角度对中国近代未来观的结构与发展进行考察,因此本文之研究目的,正是想透过擅于处理庞大数据的数字人文技术,考察中国近代知识菁英所撰作的政治文献,勾勒“未来”意识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场域中的膨胀建构与再现轨迹,借以掌握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未来的想像图谱。

本文之研究步骤与方法,是以包含六大类文献,共有一亿两千万字的“中国近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开发,刘青峰主编)所收文献为资料母体,以“未来”作为关键词,凭借一系列地数字人文方法,预计完成下列研究考察:其一,透过数据库方法宏观且客观的勾勒出“未来”一词在1830年到1930年的历年分布状况,并且根据数据库方法中的后分类功能,对与“未来”有关的历史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完成视觉化图表,最后从历时性分布与后分类视觉化图表中去讨论资料结构中所呈显的历史意义;其二,从词汇史、概念史、话语论述等研究取径出发,会合资科领域的Text Mining、统计领域中的叙述性统计方法、CUSUM分群法,或进行单一报刊如《新青年》中“未来”观念的历时性发展比较分析,或进行多份报刊如《新青年》与《新民丛报》的“未来”论述结构比较分析,藉以呈现出史学研究的数字转向轨迹。期盼藉由本文之抛砖引玉,能为数字史学带来更多的讨论与能量,是为本文最终之研究关怀。

 

 

徘徊于传统史学与数字史学之间的中国历史动物研究:以华南虎为例

曹志红(中国科学院大学),jittaonly523@163.com

 

简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师,研究领域为历史地理学、环境史、动物历史变迁。曾在南开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环境史研究。

 

摘要:历史动物研究脱胎于历史动物地理学,又超越历史动物地理学的研究范畴。究其实质,是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环境史学)、动物学、甚至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该领域的研究难度大、起步晚(19世纪70年代)、发展缓,学界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少,十几年的几近学术断流,至2000年始有回温。学科生长史决定其囿于传统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始终以文献考述为主,读者非通读全文不得其要论。甚而至于,有时即使通读全文亦不得其要论。

本研究以华南虎种群为例,引入GIS技术,设计和建立华南虎历史数据库,以此绘制相关专题图组,将历史动物研究的基本问题——历史地理分布变迁的研究结果直观化、可视化。根据记录多寡确定华南虎的历史栖息地。

另一个华南虎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反映人虎关系激烈程度的虎患问题。学界已有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虎患史料的整理、铺陈及考述研究,将虎患视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的研究,环境史视野下虎患与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关系的研究。多用文字叙述其发生的地理空间,无法区别其发生的烈度、频次和波及范围。而虎患的不同烈度、频次、波及范围与人虎关系的紧张程度密切相关。是决定人类采用何种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从而对虎种群的生存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以历史学为基础,借鉴灾害学研究方法,把虎患分为4级细化其烈度,利用数据库做出分析,为虎患研究带来了全新的突破。

 

 

近代海关数据的整理与旧海关生态圈的初步构想

王哲(上海财经大学),winter_1230@qq.com

马欢(复旦大学),417936966@qq.com

 

简介:王哲为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讲师,马欢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

 

摘要:历史学研究中进行所谓“大数据”研究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但历史数据却拥有进行可视化(Visualization)和GIS研究的巨大潜力。在任何一个历史研究分支中,一项研究如果占有、挖掘或产生了大量历史数据,但却未能以最适宜、最直观和最具表现力的方式表达出来,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结论的表达,导致结论被其他学者的曲解甚至损害其学术价值及学术价值的传播——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合理审慎的数据可视化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更深刻结论的达成和学术成果的跨领域交流。众所周知,地图的历史要比数据可视化长的多,而且应用更为广泛。 “一图胜千言”,显示了良好的数据展示和表达对于决策者的分析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历史数据可视化的工作方兴未艾。但是具体到中国历史过程或者历史数据的可视化,目前主要是其他学科的学者来进行,比如地理学者和经济学者,这无疑不是一种遗憾。而如果被可视化对象是空间数据,这种可视化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地图学(Cartography),换言之,在一定意义上,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可以被看作是数字时代的地图学。更进一步,如果可视化的对象是历史时期的空间数据,则可称之为某种方式的历史地图制作。在某些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较为容易的完成此种特殊类型——历史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中国旧海关出版物所富含的贸易数据、文本信息和旧地图毫无疑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一个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不可多得的近代经济史分支。目前的整理工作已经略有所成,下一步要考虑的工作如何整合上述的多元和复杂格式的旧海关信息。笔者的意见是建立一个以GIS和数据库为基础的“旧海关生态圈”,将上述信息整合起来,以供分享和利用。目前,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基于该批史料做出了多个近代历史方面可视化探索的案例,而中国海关出版社陆续推出的该批史料数据库帮助学者在研究上大大提高便利,该数据库提供的辅助研究工具也有利于“旧海关生态圈”的建设效率,目前在研究过程中已经对该数据库挖掘使用出多条有价值的信息。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下)

 

 

东亚历史台风信息系统建设与近三百年东亚台风活动研究的进展

潘威1,2,[日]小林雄河1,满志敏3*,严罔林4

潘威、小林雄河(陕西师范大学),panwei@snnu.edu.cn

 

简介:潘威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GIS实验室副研究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执行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自然地理与历史地理信息化。小林雄河现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GIS实验室博士生。

 

摘要:东北亚等西北太平洋地区是台风等热带气旋的灾害的多发区,而本区域的中日韩等国家沿海地带又是世界最发达地区之一,台风灾害对本区域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例如2004年10月发生的台风“蝎虎”(Tokage)在日本大部分地区引起涝灾,导致将近100人死亡、失踪;2013年7月发生的超强台风“苏力”(Soulik)在中国华东与台湾、日本冲绳等地引起大暴风雨,导致了严重的风灾。而对于本区域台风问题的研究仍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

IPCC第五次报告认为:21世纪末西北太平洋的强热带气旋活动很可能增加,在这些地区,台风频率、路径、强度及发生时间等的变化会引起台风灾害的增加。研究小冰期及快速增温背景下影响东北亚地区的台风频率、路径和强度等属性的变化,对于理解研究区内这一时段的“全球变暖”与气象活动关系有一定帮助,而长时段台风活动序列的建立在其中有明晰冷暖波动与台风活动关系的作用。近百年以来地球快速增温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路径、频率、强度等)的关系目前存有较大的争议。不同国家学者利用各自资料所得出的认识有所不同,Liu和范代读指出:中国台风登陆频数与百年尺度气温冷暖波动之间不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河田惠昭则认为:小冰期时期日本台风登陆增多,转暖后则减少。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还是需要对器测时代之前东亚地区的台风活动数据进行重建。

本文研究区域包括(1)中国山东半岛、华东沿海(苏浙沪3省市)、华南沿海(闽粤琼桂4省),台湾省由于其资料在岛内分布不均,其太平洋沿岸地区基本没有资料记录而不在研究范围之内;(2)日本的本州、九州和四国三岛,今日本北海道、冲绳县(研究时段内分别为虾夷地和琉球王国)等地区缺乏历史文献记录,故也不包括在本研究中所论述的日本地区之内;(3)朝鲜半岛上的朝鲜李朝和后期被日本管辖的朝鲜总督府。

根据以上方法,本研究得到了1650-1911AD东亚沿海地区逐年的台风频率序列, 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反相位关系,特别是两者在1770年代后的反相位现象在9a滑动平均中有比较清晰得反映;针对两者关系的交叉小波分析进一步指明了入境华东与华南沿海的台风次数在变化趋势上的反相关现象存在着阶段性,按其4a尺度的凝聚性分布而言,在17世纪后期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两者的反相位关系最为明显,在其他时段则表现并不显著。交叉小波分析则指出这一现象在4a尺度上最为明显,在1660、1750-1760、1870以及1890-1900年代都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在25a尺度上两者在1760-1790年代也有比较明显的反相位关系,而70a尺度上的这一关系应该是边缘效应造成的,不能作为真实存在的关系。

 入境台风频率的年代际数值与1650-1900年代全球冬半年温度变化的比较,从中可以很清晰得发现1660-1690年代和1870-1900年代是2个升温速率最快的阶段,但台风入境频率却出现了明显的相反,前一个升温背景下,台风入境频率迅速减少,而后一个升温背景则伴随着台风频率的快速上升。18世纪是小冰期中相对温暖的时段,从17世纪后期开始的快速升温并没有与入境台风频率的增加相伴随,张向萍2012年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现象,1900-1950年的持续升温与入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台风数量变化也不同步,后者在192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之后便持续下降,并没有随着温度上升而持续上升。从本研究重建的情况分析,至少在20世纪之前,大尺度上的冷/暖期交替似乎与入境中日沿海的台风数量不存在明显的关系。“在小冰期后期下出现入境台风频率增加”似乎并不能成为暖期或者快速升温导致东亚沿海地区台风增多的证据。

 

 

GIS与战国历史地理研究

朱本军(北京大学),bjzhu@pku.edu.cn

 

简介:现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秘书长。研究兴趣主要在区域国别研究文献保障、数字人文,及先秦战国历史地理研究。

 

摘要:“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可为史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工具,帮助历史学者提出、重新界定和回答史学问题,而数字技术、工具和平台在史学研究中的成功运用反过来也会促进数字人文的研究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本报告主要介绍如何在已有史料、考古遗址等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相关技术重新审视和回答战国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古地名方位定点标绘、河流水系走向、交通线路,及地缘战略与军事地理等问题,并提出若干通过GIS相关技术辅助下发现的其他新问题。

 

 

GIS所见“冲繁疲难”与清代政治地理格局初探

——兼核验《缙绅录》中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胡恒(中国人民大学),huhengqss@163.com

 

简介: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副所长,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兴趣在中国历史地理学、清史、基层组织史、古地图等领域,近年来也逐渐关注GIS、数据库等数字人文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清代州县利用“冲疲繁难”四字缺分对州县进行分等,分别为“最要、要、中、简”缺,从而在吏部与地方督抚之间实现选官任官权力的分割。“冲”指地当孔道,“繁”为政务纷纭,“疲”是赋多逋欠,“难”指民风刁悍,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清朝政府对地方州县的定位。这批缺分数据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尤其是在《缙绅录》中比较系统。利用这批数据,结合目前已有的地理信息数据,可以从空间角度探讨清代的政治地理格局,从中看到交通路线、赋税征收、行政事务及民风的空间差异,并进而透视清朝政府对地理空间是如何定位,如何将地理运用于政治之中的。本文也力图对《缙绅录》缺分数据的可靠性,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馆藏原始文献等多种资料进行综合验证。

 

 

南京城市古旧地图数据库设计及历史城市形态学研究

陈刚(南京大学),chengang@nju.edu.cn

 

简介:现任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导,中国古都学会理事,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历史地理、古旧地图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摘要:《南京古旧地图集》是以全面汇编与系统研究历史时期(截止1949年)南京城市范围内古旧地图为目标的学术工程。2014年,正式入选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在两岸学界共同努力下,《图集》将于2017年正式出版。在《图集》基础上,为推进南京城市古旧地图的数字化建设与信息共享,本研究基于数字人文及历史地理信息化视角,提出建设“南京城市古旧地图数据库”(包括图目数据库、图像数据库)。参考海内外古旧地图数据库建设模式,以以都柏林核心DC元数据标准集与《国家图书馆舆图元数据规范与著录规则》为基础,结合南京城市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历史地图编制研究的具体要求,初步完成了地图数据库设计,提出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原则与建设要点,同时基于GIS工具,开展历史城市形态实证研究,以祈求教于学界同仁,共同推动南京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工作。

 

 

《全元诗》作者的地理分布的可视化呈现

徐永明、唐云芝(浙江大学),xym671110@126.com

 

简介:徐永明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云芝为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摘要:《全元诗》收入元诗作者4950余人,有籍贯或省籍著录者共3106人。从作者省籍分布来看,南方集中于江浙行省及其周边省县,北方集中于元中书省所辖腹里地区,前者以浙江、江西、江苏、安徽为主,后者以河南、山东、山西、河北为主。总体上,南方作者比例升高,北方作者则比例下降。从作者籍贯的地理分布来看,苏州、宣城、杭州人数占据前三,与《全元文》相比变动较大。从浙江籍作者的各路分布看,台州、绍兴、杭州三路总量靠前,具体州县上,则以杭州、绍兴、湖州等为主要分布点;婺州与庆元二路在《全元诗》中排名下降显著,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文胜于诗的地域文化传统特色。

 

 

面向公众的三国历史WebGIS的设计与实现

程星华1,胡迪1,2,3,刘龙雨4,胡昊宇1,汪倩如1,郁花4

cxh9791156936@gmail.com

 

简介:程星华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GIS。

 

摘要:三国时期,通常指东汉灭亡到西晋建立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时局动荡、战争频繁、英雄辈出的一段特殊时期,其中尤以从黄巾起义到三国鼎立局势形成这一时期为甚。《三国志》等史籍较为完整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当前,对三国时期的历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主要局限于文字表达的形式,地理空间直观感不强,使得历史演化过程的表达非常抽象,公众不易理解。

近年来,GIS开始深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应用,发挥了独特而显著的作用。GIS可以将海量的人文社科数据有效整合,以丰富的图形化界面和人机交互方式进行表达,并提供研究时空分布与演化的手段,使原本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梳理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建制等基础地理要素,建立历史时空框架,可以给历史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一个科学的平台。通过历史时空框架整合历史人物和事件,为历史研究和规律发现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帮助人们更加直观地重构历史场景。

本系统以三国时期的重大战争为主线,采用GIS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历史地理基础数据和历史人物、事件等专题信息,构建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场景为核心的三国历史时空数据库,进一步构建三国地理信息信息系统,以WebGIS的形式重现三国时期群雄纷争的历史场景,给用户以丰富直观的交互体验。系统包括局势分析、战事模拟、人物追踪、遗迹查询四个主要功能模块,采用信息检索、地图动画、序列地图、时间轴地图、三维场景模拟等展现形式,对三国历史地理信息的表达进行了探索。通过本系统,用户可以从势力扩张、战争过程、人物生平和历史遗迹等视角深入体验三国历史。本系统以战争模拟为最大特色,提供战场地理环境三维模拟,以战争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分析局势演变,还原三国历史,为普通公众和研究者解读三国历史提供新途径。

 

Digital Humanities, Looking Back & Forward?

Tani Barlow(莱斯大学),barlow.tani@gmail.com

 

简介:莱斯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Chao Center for Asian Studies创院院长, positions: asis critique主编。

 

摘要:In the last two ye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ong professional historians we have seen a huge uptick of interest in what we call “digitized source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s Director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Digital Initiatives, specialist Seth Denbo, has taken on the task of helping the profession pose new questions using the new technologies.  According to his professional biography Denbo “worked on digital projects at Maryland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in the Humanities at UMD and the Department for Digital Humanities at King’s College London. Over the past 10 years … participated active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digital tools and methods for historical scholarship.”  Drawing on his experience as teacher and researcher he “also conceived and organized an ongoing seminar in digital history at the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in London that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fostering innovation in the use of digital tools and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history.”  https://www.historians.org/x13328

 

My talk raises a number of questions rooted in this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First, our DH Asia projects already have the capacity to bring scholars, researchers and casually interested readers into established databases: but we have not yet established how our work changes the kinds of questions that we scholars can ask.  Second, overcoming enormous practical and technological difficulties (from disambiguating words to grasping context and poetics) we are poised to exploit and generalize about singularities and similarities in Chinese language evolution comparatively.  How might this work? Third, can the community that Professor CHEN Jing has assembled at this meeting support and sustain innovative work in Chinese studies and how can that be organized.  Fourth, I will speak briefly about our collaborative project, Chinese Commercial Advertising Archive to show what we are already able to do in the history of foreign branded commodities in the 20th century.  Finally,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a future plan.  In this dream we might work with literary scholars and linguists to puzzle out what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ical unconscious might consist of.  Even in highly speculative and theoretical work, such as describing an unconscious world, DH scholarship can support and extend our thinking and therefore our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reality.


海报


 

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