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是否需要定义“数字人文”,又该如何在中国语境中定义这个舶来概念。一直是诸多关于数字人文专题讨论文章或者会议的主题之一。作为中国,尤其是大陆数字人文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人,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在过去十年间的变化:从最早的询问,什么是数字人文,到后来关于数字人文的多种定义﹐再到当下的保持开放与限定共存的状态,数字人文已经成为中文人文学界日益关注且争论渐多的话题。时至当下,我们更看到了国内外诸多数字人文中心或相关研究机构的建立、专题期刊的创刊、研究生项目和面向本硕课程的出现,以及大陆地区数字人文机构联盟的成立。这些都体现了数字人文作为全球研究最新趋势所具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但作为参与者与推动者,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发展的当下,作为人文知识生产者与人文精神的守护者,我们必须要正面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究竞要为当下以及未来的人类创造什么样的知识?我们是否能以继承者的姿态谦卑地面对过去的历史同时又能以开拓者的姿态创造未来?这是我在阅读此书英文版时最大的感触之一:数字人文从来不是一个固定的、明疋的,抑或是恒定不变的概念。恰恰相反﹐在其原发语境中,从最早的人文计算、电子档案、数字学术再到后来的数字人文。该领域的内涵与外延一直发生着变化,其社群内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议。但也是因为这种一定范围内的变动布局和具有整体性的社群共识,使得数字人文得以在横跨文理工医农林等的诸多学科中获得广泛的认可和认同。这是过去半个多世纪,数字人文曾经走过的路,也是中国学人们即将面临的抉择:我们是希望保持一种开放争论中的生命力抑或是迅速学科化后的稳定持久?
对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答案。但我希望各位读者朋友们能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尤其是该书作为一本入门级读物,确如编者梅丽莎所言,,篇目皆为经典,实为范例。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数字人文同仁们曾经有过的迷茫﹑热情、愤懑和熊熊野心,我们也可以读到作为一个具有明确自觉性建设意志的社群,是如何在争论与激辩中得以携手同行,我们更可以看到数字人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过的质疑和挑战,以及学人们又是如何应对的。这是一本关于数字人文自身理论建设和发展的书,是一群致力于数字人文事业的学人们的自我剖析与反思。相比目前更多地强调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方法而言,我更愿意借此提醒各位,方法仅仅是我们借以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方式与工具。在问题与答案背后的思考与推动,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
说易行难。数字人文强调实践性与跨学科项目协作。这也就意味着获取相关资助与保持其持久性绝非易事。此书有幸得到了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中文版在纸质出版的同时将以开放获取的方式提供线上版本,以便大家阅读。然而,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文章中提到的诸多链接已经无法再访问。数字时代的转瞬即逝性又一次向永恒的知识提出了挑战。但愿此书的翻译,能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意见。在此,我深深感谢应邀参与翻译的几位译者:武汉大学王晓光教授、南京大学王涛教授,伦敦大学学院高瑾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徐力恒教授以及曾担任零壹Lab编辑的顾佳蕙女士。他们是中文数字人文的先驱与深度参与者,多年来深耕于此,成果显著。没有他们的精彩贡献与大力支持,以及对我的鼓励和容忍,就没有本书的顺利出版。当然,我最想感谢的还有本书英文版的三位编者:梅丽莎·特拉斯、爱德华·凡浩特和朱莉安·奈恩。前两位在宁期间与我们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朱莉安尽管因故未能成行却一直关注着此事的进展。此外,我还要诚挚地感谢南京大学出版社的金鑫荣社长、郑蔚莉女士、张静女士及诸位编校老师们,正是因为有了金社长的远见卓识和慷慨资助,以及各位编辑老师的认真负责,“数字人文丛书”项目才能得以启动,有了这第一个成果。最后,我还想感谢英文版封面设计者鲁道夫·安曼(Rudolf Ammann)无私提供了原初设计稿,从而使得我们能在形式上首先达成共识,为后续合作奠定了美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