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里你也许曾经听说甚至记得ARMapper,也或许你对我们毫无印象。
这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们的目标并非为人所知,而是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去还原、记录和传播那段历史,以新一代的眼光触碰、感知乃至理解那段近百年前的时光,直至那份力量不再微薄、直至那即将或已经被尘土湮没的人与物不再面目模糊、直至历史重新变得滚烫。这是我们的愿望。
我们是ARMapper,利用AR技术留存珍贵的历史记忆,呼吁各界重视和正视“慰安妇”问题,是我们正在也将一直去做的事情。
自2018年11月正式成立至今,ARMapper已经走过了它的一周岁。在南京大学陈刚老师的指导、南京视网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援、和包括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等各方力量的资源和知识支援以及基础成员们的努力下,ARMapper们的作品也得以逐渐由初步的设想变成实体、成品,并先后获得了包括第十六届“挑战杯”南京大学赛区二等奖、南京大学基础学科论坛三等奖、第三届中国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等在内的奖项认可。
对于ARMapper来说,这一岁成长得貌似圆满;对于ARMapper们来说,未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一起走.。在未来,我们期待着能够将这一技术覆盖到更多的领域,有更多的纸质地图能够借助AR故事地图的形式,展现它们背后更清晰完整的内容,也希望我们的构想能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更为成熟,做出更符合用户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产品。
一代产品 ↓二代产品 ↓
“为什么要选择慰安所这个主题?” 这是我们从立项至今被问过无数次的问题,巧的是这也是我们问过自己许多次的问题。相关资料是那样难找且残损,我们查阅过近百万字的书籍和论文,其中有效信息同质化严重,有时一个数据或情节也可以有好几个不同版本,破碎的人物证言甚至拼凑不出拼图的一角。我们按照史料记载去了近三十处慰安所原址考察,却发现那些建筑大多早被拆毁、重修,去采访周边的老人家,才知道他们来时还是婴孩。最初貌似严密的设想一个个被击倒,AR故事地图缺乏其最需要的元素——故事和AR场景构建数据。即使后来获得了利济巷纪念馆方面的珍贵资料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那毕竟已经是八十年前的历史,而正式的历史记录和研究则来的太迟。最终,经过再三考虑,我们不得不将AR全景展示部分的故事和建筑展示缩小到了拥有完整脉络的朴永心老人的经历和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建筑群上,其他部分则采用AR技术辅助文字、视频等资料进行展示。因为,历史是不可以虚构的。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主题?也许一开始更多出于南京地缘与历史因素的考量,也曾因理想状态与实际不符沮丧困顿,可是也只有真正动手去了解才能明白,正是因为资料稀缺才更应该去做,且一定要做。如果你曾经翻阅过那些书籍,单只是翻阅,就能感受到痛,更不必说逐字逐句所体会到的折磨与屈辱,更不必说在身处原址时回忆的震撼与悲恸,这是一定要铭记的绝对不能忘记的事情。可是,这些书很少人读过,纪念馆旧址也少有人拜访,随着证人们的逝去,越来越少的人再提及这些故事,这些历史和真相正在不知不觉又真真切切地远离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视野。ARMapper对此所能做的就是利用新的技术、新一辈的呈现和传播方式尽可能再现这段本应是公共记忆却即将成为冷知识的历史,让更多人得以触碰、能够看见,甚至感同身受。
回忆这一年,有太多的迷茫,也有太多的感动包括与之等同的快乐。对于历史材料的搜集梳理和选择只是作品最基础的部分,呈现模式和技术实现是关键而极其复杂的工程。宣传与史料组需要向各方专家求真求证、最终输出剧情脚本和可视化资料,而技术组则在不断地建模、分割画面和设计场景中苦苦挣扎。每一个小阶段,当各组齐聚一堂来对齐信息、复盘成果,让我们疑惑不解、焦头烂额的新一轮问题就又浮现出来,需要重新去讨论、拆解、寻找新思路和新资源,其间包含着无数次的简单枯燥的重复劳动、无法落地的预想设计、意见相左的争执和看不清意义的输出,工作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推动、回滚、自我否定和找到出路中前进。
在作为最初平台的“挑战杯”赛事中,我们没有取得预期结果进入省赛。复盘后我们总结到,之前的工作始终在人文关怀与尖端科技之间徘徊,项目没有主心骨、没有主打牌,甚至没有一张完整的脸,无论是社科研究还是技术创新,皆是如此。因而也导致从填写立项表格开始我们便无从下手,作品书修改了一稿、二稿、三稿、四稿,答辩PPT也迟迟无法定下。两路并行浪费了太多时间,这是我们挑战杯失败的根本原因。告别“挑战杯”以后,我们决定以技术为主线,重点关注“AR故事地图”这种新型地图的应用性,将慰安所故事作为一个应用案例来呈现,展示这案例背后无限的想象力与延展性,将一期作品成功转型为定位更加清晰的可推广产品,这一思路也在后期为我们斩获了大奖。原来好事多磨,就是如此。
一年过去,原大三成员面临出国、考研和就业的难题,大二成员升一年级,学业陡然繁重。在这个时间宝贵的年纪,有太多因素需要考虑,太多事情需要面对。所幸团队的所有成员一直不离不弃相伴而行,当团队需要的时候,大家还是会马不停蹄的从四面八方赶来,立即投入工作状态,没有推诿,也没有抱怨。一年以来,我们逐渐磨合,逐渐默契,相互砥砺,相互支持,我们越来越相信,只要大家在一起,没有什么槛是过不去的,即使通宵爆肝、昼夜颠倒,也依然无比地快乐和满足。最后,就用一支视频为这一年来所有的迷茫与感动做一个小结。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陈刚老师
南京视网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
江苏省测绘资料档案馆
上海师范大学 苏智良教授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陶赋雯老师
本文章转载自ARMapper微信公众号,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