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办单位:南京大学数字史学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数字人文与超媒体GIS工作室
特别感谢:本次会议受到南京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合作战略伙伴计划”支持与资助
会议背景:
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数字时代的知识生产转型,在中西方语境中皆有发生。然而,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的“数字人文”却在中西方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形态模式和特点。始于英美的“数字人文”溯源于“人文计算”与“文献学”,历经近六十多年发展历程,已在研究范式、方法创新、工具开发、人才培养和学术出版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蔚为大观。而中国的“数字人文”始于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与西方不同,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势头渐猛,也逐渐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引起了关注,新的跨学科数字人文社群也逐渐形成。可以说,数字人文所体现的是在全球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发展语境中的新型学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保存形态。而从比较的视野来看,中西方语境中“数字人文”除共性之外,也体现除了很多差异,比如中文文本数据特殊性也为组织、分析数字文献的方法、路径和工具提出了挑战。
此次研讨会旨在对数字人文全球化和本地化的系列议题进行探讨。正如Roopika Risam谈到的,当我们采取“全球”看待数字人文的时候,我们往往错失了机会去深入探寻我们对本地语言及文化语境中工作方式的关注以及所可能获得的经验。此次研讨会的嘉宾将对中国、美国和英国的本土实践的联系和差异进行探讨。议题包括数字人文中用于学术研究的工具、方法和工作流程(特别是用于适用于其它语境的那些),以及研究资金、劳动力和可持续性等问题,希望通过与会专家的讨论能形成有趣同时又有深度的思考和研究成果。
与会人员(按姓氏排序):
陈刚,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陈静,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成祖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但汉松,南京大学外语学院
Alex Gil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姜文涛,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
刘炜,上海图书馆
刘健,上海博物馆
Simon Mahony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裴雷 ,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闵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邱伟云,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Roopika Risam ,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
王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王成军,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丽华,上海大学
夏翠娟,上海图书馆
会议时间及地点:
2019年4月27日外地嘉宾报道(南京新纪元大酒店,鼓楼区中山路251号-1)
晚宴地点: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苑餐厅
2019年4月28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高研院报告厅(逸夫馆9楼)
会议议程及嘉宾简介
发言语言:中/ 英文
28 日上午9:00-10:30
每位发言20 分钟,提问10 分钟
题目:数字人文有没有内核——数字人文学科 / 理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报告人:
刘炜,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馆(所)长,研究员,图书情报学硕士,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专业领域为数字图书馆、语义技术与知识组织、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曾参与多项国内最早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电子邮箱:kevenlw@gmail.com
题目:微 DH ——小尺度下的数字人文
报告人:
Roopika Risam,现任塞勒姆州立大学的英语专业助理教授和数字图书馆项目教员、2019年计算机与人文协会(ACH)的联合主席,研究领域包括后殖民和非洲散居侨民研究、人文知识基础设施、数字人文和新媒体的交叉领域,代表专著是《新数字世界:后殖民时代的数字人文理论、实践与教育学》(2018),现正参与两部作品的合作编辑,负责的合作内容为《数字人文的交叉(Intersectionality in Digital Humanities )》以及《环大西洋数字黑人文化(The Digital Black Atlantic )》,并获得《数字人文季刊(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 )》等多个期刊的研究资助。电子邮箱:rrisam@salemstate.edu 。
题目:概念竞争的历史还原——数字人文胜出的原因与启示
报告人:
王涛,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访学。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担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数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教会史、德国史、数字史学等方向。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主教的书信空间》。电子邮件:t.wang@nju.edu.cn 。
茶歇
28 日上午10:50-12:20
每位发言20 分钟,提问10 分钟
题目:中西方比较视野下文化记忆知识的生产与融通——问题及思考
报告人:
夏翠娟 , 上海图书馆系统网络中心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数字人文项目主管。近年来作为主要参与人员,设计和开发了上海图书馆的多个数字人文项目。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研究方向为元数据、知识本体、知识组织,关联数据、数字人文等。电子邮件:xtykc@yeah.net 。
题目:语言转向与数字转向——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思想史研究法的本土化路径与特点
报告人:
邱伟云,台湾政治大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系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晚清报刊、图像与视觉文化、观念史/概念史、宗教社会学、数位人文学,主要著述有专书:《中国近代平等观念的形成(1895-1915)》(台北:新文丰出版社,2015年9月),并发表有〈记忆、身体、空间:论丁云鹏《三教图》之文化意涵〉、〈中国:观念类型之认同形成与重构现象〉、〈游戏神通、禅定洗心、魔考圣化:论佛教经典中的“静室”空间意识〉等多篇论文,在数位人文研究方面与金观涛、郑文惠、刘昭麟等学者共同发表〈“共现”词频分析及其运用──以“华人”观念起源为例〉、〈《新青年》的数位人文研究〉、〈概念关系的数位人文研究:以《新青年》中的“世界”观念为考察核心〉、 New Citize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 in Modern China、〈数位人文视野下的历史分期法:以《人民日报》(1946-2016)中深圳主题报导为例〉、〈中国近代平等观念形成之数字人文研究:以报刊为中心〉等数篇论文。电子邮箱:brianacwu@163.com 。
题目:差异何在——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数字人文
报告人:
陈静,南京大学文学博士、莱斯大学博士后,现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数字人文创研中心成员。主要研究兴趣为:文化与媒介研究、数字人文。2013年起发表有关数字人文领域的论文,组织开设数字人文系列工作坊及会议。目前还担任了positions:asia critique 、《文化研究》、《图书馆论坛》、《數位典藏與數字人文》等期刊评审;国际数字人文大会、“數位典藏與數字人文”会议等国际会议评审;“数字人文研究”丛书编委及执行主编。电子邮箱:cjchen@nju.edu.cn 。
午餐
28 日下午2:00-3:30
每位发言20 分钟,提问10 分钟
题目:最小计算与文化遗产——理解学术软件的设计认识论
报告人:
Alex Gil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博士,现就职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以及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系的附属教员、《数字人文季刊(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的多语种编辑,曾在加拿大、法国和美国的期刊和论文集上发表过文章,现同时参与着几个世界各地的数字人文项目,与各地学者、图书馆专业人员合作,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人文研究、教学和知识生产。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二十世纪加勒比文学、数字人文等,侧重于文本研究。Alex Gil是数字人文组织 Global Outlook::Digital Humanities 的创始人和副主席,也是哥伦比亚大学人文科学实验方法小组等组织的联合创始人和联席董事。电子邮箱:colibri.alex@gmail.com 。
题目: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博物馆数字展示 —— 以上海博物馆为例
报告人:
刘健,1984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同年进上海博物馆工作。2000年开始从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上博藏品数据库和上博官方网站的主要设计者。2012年起担任信息中心副主任,全面负责馆内的数字化工作。电子邮箱:liujian@shanghai-museum.org 。
题目: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人文研究———— 构建城市历史地理时空框架
报告人:
陈刚,理学博士,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GIS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在利用GIS技术开展(南京)城市历史地理、古旧地图整理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特色,近年来主要关注数字人文与历史地理信息化研究方向。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中国历史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信息科技工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副会长、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副秘书长等,主持南京大学数字人文与超媒体GIS实验室(http://hdgis.nju.edu.cn)建设。出版主要学术著作或教材包括:个人专著《六朝建康历史地理及信息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共同主编《南京古旧地图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计划,凤凰出版社,2018)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多篇。电子邮箱:chengang@nju.edu.cn 。
茶歇
28 日下午3:50-5:20
每位发言20 分钟,提问10 分钟
题目:连接课程 ——UCL 的数字人文教学和研究
报告人:
西蒙 • 马奥尼 ,“伦敦大学学院数字人文中心”主任和信息学系“数字人文”首席教授。其研究兴趣为应用新技术研究古代世界,尤其是利用最新的万维网技术和数字资源来建立和运营学习社区,开展合作和创新工作。他是UCL学生招聘兴趣小组的成员,获得UCL全球合作基金的资助。除担任新UCL开放教育特别兴趣小组主席及项目管理团队成员,他还是UCL开放教育资源(OER)机构库项目委员会成员。他在远程教育领域也非常活跃,是伦敦大学远程教育中心的成员之一,热衷于使用新工具促进教育实践。此外,他还是伦敦大学古典研究学院(伦敦大学高级研究学院)的副研究员,是《数字古典主义》刊物的创始编辑之一。电子邮箱:s.mahony@ucl.ac.uk 。
题目:主持 “ 数字人文:观其大较” 学术专栏—— 论数字人文与跨语际知识生产的可能性
报告人:
姜文涛,纽约州立大学石溪校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博士,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目前任职于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研究方向为英国漫长的十八世纪印刷文化与情感研究、文艺理论和比较文学、数字人文。专著《情感研究与近代文本文化的兴起》(2018),自2016年起与戴安德共同主持《山东社会科学》“数字人文:观其大较”学术专栏。电子邮箱:wjiang0425@zju.edu.cn 。
题目:从数字到计算——反思计算社会科学
报告人:
王成军,传播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奥美数据科学实验室主任,计算传播学实验中心副主任,兼任香港城市大学互联网挖掘实验室研究员。合著《计算传播学导论》(2018)、《社交网络上的计算传播学》(2015)、参与翻译《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实践》(2013)。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于SSCI和SCI索引的期刊,例如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Physica A、Cyberpsychology、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14年,王成军发起创建了计算传播网。电子邮箱:wangchj04@gmail.com 。
总结
————————————————————————————————————————————
会议相关讲座:
4 月 27 日 下午 2 点,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高研院报告厅(国际学院C308 室)
讲座题目:后殖民时代数字人文的新数字世界
The New Digital Worlds of Postcolonial Digital Humanities
摘要:
数字人文研究文化出现之后,虽然使得知识更加普及和开放,但这种数字的知识生产方式同时也加剧了种族、性别、残疾很多方面的不平等。作为回应,本讲座探讨后殖民时代的数字人文是如何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来理解、揭示和纠正这种数字文化所导致的不平等。Roopika Risam在其新作《新数字世界:后殖民时代的数字人文理论、实践与教育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18)探究了,知识生产的完整供应链(即“从研究到传授”)是如何卷入到一个知识信息时代的。因为在这样的信息时代中,知识在再生产的过程中使得主流文化的价值得到更多的强调,其他文化的声音更为弱小,为此Risam进一步考虑解决这一挑战的办法,主张文化工作者去创造一个能够更充分地认识到21世纪人类意义的数字新世界。
As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cultures have been celebrated for openness, accesses,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knowledge, they have simultaneously led to a rise in inequality with respect to race, gender, sexuality, disability, nation, and other axes of oppression. In response, this talk examines how postcolonial digital humanities offers a viabl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uncovering, and remediating inequalities in one dimension of digital culture: digital knowledge production. Drawing from her book New Digital Worlds: Postcolonial Digital Humanities in Theory, Praxis, and Pedagog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18), Risam explores how the full supply chain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 from research to service to teaching – is implicated in an information-age politics of knowledge that has not only reproduced but also amplified dominant cultural values. She further considers solutions that redress this challenge, arguing for the mobilization of cultural workers who are poised to create new digital worlds that more fully realize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in the 21st century.
主讲人:
Roopika Risam , 现任塞勒姆州立大学的英语专业助理教授和数字图书馆项目教员、2019年计算机与人文协会(ACH)的联合主席,研究领域包括后殖民和非洲散居侨民研究、人文知识基础设施、数字人文和新媒体的交叉领域,代表专著是《新数字世界:后殖民时代的数字人文理论、实践与教育学》(2018),现正参与两部作品的合作编辑,负责的合作内容为《数字人文的交叉(Intersectionality in Digital Humanities )》以及《环大西洋数字黑人文化(The Digital Black Atlantic )》,并获得《数字人文季刊(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 )》等多个期刊的研究资助。
Roopika Risam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Education at Salem State University, where she founded our graduate certificate in digital studies and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 in digital archives. She also leads her university-wide digital humanities initiatives and coordinates a digital humanities network for regional public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he has previously served on the executive boards of Global Outlook:Digital Humanities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ACH), as well as the Conference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the 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 (ADHO). Currently, she is also chair of the program committee for the ACH 2019 conference in Pittsburgh, PA, USA.
——————————————————————————————————————————————
4月29日上午10点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高研院报告厅(国际学院C308 室)
讲座题目:“灵活帐篷”——一种快速组织学术研究和教学沟通的模式
Nimble Tents: Rapid Response Research and Teaching
主要内容:数字人文的理念激发了世界各地不同的人文研究实践,数年来北美的大多数机构招揽了各类相关人才,在图书馆、院系或研究中心层面形成协作研究的体系。当这些人才开始大规模跨机构合作时会发生什么呢?是内部靠协作外部靠奖励的这种机制吗?在这次演讲中, Alex Gil 博士 将提出学术研究的一种快速组织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我们在数字人文学科和相邻学科的集体人才库,并介绍几个具体的案例研究,包括最近的“分裂 / 分离运动”( Torn Apart/Separados effort ),“灵活的帐篷”( a nimble tent ),“组织化的人文”( a mobilized humanities ),打通“长周期的学术研究”与“短周期的组织活动”之间的协作渠道。
Many years after the idea of a digital humanities galvanized different genealogies of humanistic practice around the world, most institutions in North America have by now each attracted various forms of related talent to their libraries, departments and centers to help build capacity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What happens when that talent begins to collaborate across institutions at a massive scale? Or intra-institutionally guided by their own collaborative light outside established and unflinching reward mechanisms? In this presentation, Dr. Alex Gil will argue for a form of rapid organiz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that can effectively draw from our collective talent pool i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and adjacent formations. Using several specific case studies, including the most recent Torn Apart/Separados effort, the idea of a nimble tent, a mobilized humanities, will emerge as a possible bridge between the long-game of scholarship, and the short-game of relevant action in the now.
主讲人:
Alex Gil ,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博士,现就职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以及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系的附属教员、《数字人文季刊(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的多语种编辑,曾在加拿大、法国和美国的期刊和论文集上发表过文章,现同时参与着几个世界各地的数字人文项目,与各地学者、图书馆专业人员合作,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人文研究、教学和知识生产。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二十世纪加勒比文学、数字人文等,侧重于文本研究。Alex Gil是数字人文组织Global Outlook::Digital Humanities的创始人和副主席,也是哥伦比亚大学人文科学实验方法小组等组织的联合创始人和联席董事。
Alex Gil is the Digital Scholarship Librarian at 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 He collaborates with faculty, students and library professionals leveraging computational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in humanities research, pedagogy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He is among the founders of several ongoing, warmly received initiatives where he currently plays leadership roles: Co-director of the Studio@Butler at Columbia University, a tech-light library innovation space focused on digital scholarship and pedagogy; co-founder and moderator of Columbia’s Group for Experimental Methods in the Humanities, a vibrant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cluster focused on experimental humanities; senior editor of sx archipelagos, a journal of Caribbean Digital Studies, and co-wrangler of The Caribbean Digital conference series. He is also founder and former chair of Global Outlook: Digital Huma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