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研究丛书”编委会 第一次会议记录

Date: 2018-01-06

时间:2018年1月6日
地点: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会议室
主持人:陈静
记录人:林文思

与会嘉宾:
徐力恒,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博士后
姜文涛,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何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邱伟云,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
但汉松,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陈刚,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
殷曼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高瑾,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博士生
王晓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王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郑蔚莉,南京大学出版社主任编辑
张静,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
陈琳,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沈清清,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
赵薇,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陈静,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议内容:

一、周宪老师致辞

第一,提议各位老师对“数字人文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建议”提出思想性和理论性的观念与设想。有感于《数字人文的五大挑战》书中论点偏向技术性,期待老师们通过研究,对“数字人文从技术方法走向人文科学方法的变革”提出一些问题。

第二,提议建设数字人文的研究与授课平台,将基本导论开设成“慕课”,将民间倡议与官方资源结合起来,开成全国高校研究领域的数字启蒙平台。

第三,提议通过讨论在数字人文的西方框架上提出中国理念,期待各位老师在中国人文科学崛起的时代迸发新的创意。

第四,提议每年发表一篇数字人文报告,对数字人文的本土性问题进行调研。

最后,介绍南京大学出版社,感谢其对出版数字人文研究丛书的大力支持,鼓励在座老师踊跃投稿。

二、与会嘉宾介绍

    略。

三、开放讨论:数字人文与机构、译介、教学

1.王晓光老师发言

情报学专业出身,08年于日本京都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做博后,回国后成立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由于人文科学研究者较难参与进来,中间有段时间此跨学科论坛停滞。与此同时其他众多高校开始发展数字人文,图情界对数字人文的关注更甚,已召开许多会议。从图情界角度来看,目前基础研究环境正在改变,专题数据库等新的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建设逐步展开,下一步要思考的是在提供资源时如何提供方法工具以便更好地研究。因此提议成立数字人文专委会,把该领域逐步扩大化,吸引更多相关学者参与进来。

据统计,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的比例越来越重,教育部12年就做过专题数据库资助计划。十三五期间,不论在哪个领域做数字人文研究都一定很吃香,大家要争取做人文研究的转型升级。

18年计划在数字人文领域做基础平台建设,开放一些工具供大家使用,希望偏重基础资源共享的数字人文中心能为彼此带来很好的合作机会。

2.陈刚老师发言

早期在地院做GIS相关工作,后来选择南京城市历史地理作为研究课题。技术学科如何与人文学科结合,如何提出新的学术问题,是个人一直思考的问题。空间综合人文的学术研究会议在中国虽已举办多次,但主要参与者还是地理信息科学的专家,人文学科的较少。

2017年末所做的南京古旧地图集正式出版,并在传统基础上建立了数据库,最近和历史学院合作,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做出很好的成果,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合作,周宪老师多多支持,同时引进一些两岸的资源。

3.王涛老师发言

数字人文作为研究热点,举国关注,许多小学校大有弯道超车之势。这种局面下,着急不是办法,要用有限的精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否则难进行具体操作。希望数字人文在未来能学习电脑、微信的通用思维,多做服务性工作,就不会被认为是高精尖的东西。不仅新教师入职应该先接触数字人文,更要从本科抓起完善课程体系,历史学院希望在这个层面上做的更远一点,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需要不同领域的老师加入。

(周宪老师回应:可以开设针对本科生的入门课程和针对研究生的进阶课程这两个不同版本。同时写个倡议提交给各个学校的领导,慕课就出来了。不能光是历史学院出力,人文研究的各个方向都要参与进来。)

先从基础知识培训开始,让老师们产生兴趣,分享一些不需太花时间学习就能应用于研究的干货,这样有利于提高后期数字人文的推广效率。

4.姜文涛老师发言

国内文学研究与数字人文的结合虽有却不多,因为文学研究可以说是人文科学中比较顽固的学科,改变相对困难些。个人工作主要为介绍性的专栏写作与会议举办,根据17年的会议将出版一本论文选集《数字人文与语言文学研究》。

数字人文发展一方面要考虑学科性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学科生产体系中,目前还是主要以解决各学科自身问题为重,学科融合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如果撰写《数字人文导论》中“远读与文本”章节,个人还是关注传统的远读与细读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本科生理解。

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数字人文的机构化也即跨学科问题,有意识地去学习其他领域的技术、方法。高教社的张淳老师很早就提出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数字人文期刊,介绍各个方面都可以,甚至可以做成双语的,这个期刊倘若办成,学术在地化将往前迈进一大步。

5.何捷老师发言

学术背景包括建筑学、史学、空间人文学、行业工作,GIS、目光考古学、人和环境互动等方面也有涉猎。关注人与空间互动性的问题,随着自然科学信息化发展,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等的应用,对于这个问题有更多了解和方法。

天津大学作为传统工科优势院校,从前相对保守纯粹的文科近年来与软院、计科展开合作,建筑史课程开始引入GIS等新方法,个人也有实验室来进行数字化分析和数字人文推广。希望数字人文能够对现象有新的描述和发现,在方法上有新的可能。个人力量有限,如何传播数字人文,如何吸引更多人参与更广泛的研究工作,这是我们可以极力去促进的事。

6.邱伟云老师发言

在数字人文的跨学科问题上,比起直接用数字人文这种方法作为中心,找出一个人文议题作为中心,串起各个学科的研究,影响力或许会更大。

学生在听完数字人文讲座后,没有在研究中长期应用这个方法,因为简单的方法太简单,复杂的方法太困难。原因之一是计算机领域和文学学科研究的时间尺度不同,双方往往在相互等待中消磨耐心。一个研究的形成需要从上到下的力量,让每个人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就业保障。计算语言学界每隔一段时间计算方法就推陈出新,人文学科的老师如何跟上他们的脚步?需要一个力量把大家结合起来。

(周宪老师:数字人文应该有一些中国式的方法和理念,要先学习西方的方法,再进行本土化改造)

7.郑蔚莉老师发言

出版社近年来一直在思考如何转型,往知识服务方向上转变已有具体措施和资金保障,目前对数字人文非常感兴趣。

关于数字人文研究丛书的出版,除了纸质版本,希望做在线、开放性的OA,以弥补纸质书籍信息更新慢的不足。

周老师提出的数字人文年度报告很重要,出版社愿意配合。

出版社计划通过教材出版,联合智库的研究方法,扩大在国内的影响力。各位老师如有数据库个案,欢迎与出版社合作发展成更好的项目。

8.殷曼楟老师发言

数字技术在微观和宏观领域对于人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影响,也导致哲学上的许多基本概念的重新思考,如“真实”、“艺术本体论”、“认知”、“心智”等。

9.陈琳老师发言

如何从语料库文体学突破到计算语言学,再突破到数字人文,还需要学习。现在缺少学习的机会,虽然看过这些文章,但如何学习到这方面的技术还存在问题。“沟通”是数字人文团队建立的问题之一,希望借助这个平台结识更多专家,组建工作坊进行学习。

10.但汉松老师发言

专业领域是文学批评,更愿意进行数字人文批判,在团队中扮演提问者和解答者的角色,探讨这些新方法的意义,并将统计数据放回文本,以人文学者的阐释方法进行研究。

数字人文的跨学科研究存在学术壁垒,人文学科如何参与进去是个问题,大家整合起来做研究也需要思考。首先要坐下来讨论,这次数字人文导论是一个出发点,其次也要有核心项目作为驱动。要利用好南大的特色CSCI数据库,探讨中国文学学者如何进入期刊的研究领域,如何进行调研报告,考察学术间的思想。

另一个问题是世界文学研究的本土化,需要借助数字人文方法,以中国视角结合特色的历史、地理、文学等进行变革。可以考虑以南京这个特色为项目,结合南京的地图、外国语教育、学籍等做一个整合研究,要想真正有影响力首先要有创意和资源。

11.徐力恒老师发言

关于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情况,重组、图书馆员角色的改变、大力发展数位学术已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新的五年计划针对馆藏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将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所有藏本扫描后上传公开,并与学者合作进行智能文本辨识和数据化,很有数字人文研究势头。

工作主要解决如何将TI标记用于古代汉语史料中。牛津大学为学者提供计算机使用、开展培训,发展出许多DH的内容如语料库,是标记古代文本典范性的标准。博士后做中国历代人文数字资料库(CBDB),用于中国历史人物研究,目标为把所有中国历代人物的情况都制作成数据开放给学术工作者使用。

这两三年主要做的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数字人文进行介绍和推广,在各地开设过工作坊,介绍CBDB资料库建立和使用方法。第二,将过去需要人力输入数据的数据库用电脑技术做录入和文本文化学研究。第三,各个领域都有一些已经存在的数据库,借助本身在哈佛、北大、高研院的联系,起到各个项目沟通的作用,避免重复劳动。

12.陈静老师发言

第一,关于机构。首先数字人文研究需要跨学科团队,希望形成长期的技术人文研究,建立有南大品牌特色的成果。这件事靠南大一家完成不了,需要与外界通力合作,在机构的联系上如何互通有无希望变成共同关注的问题。其次要保持数字人文的活跃度和开放性,担心一旦某个学科主导后就会产生边界,期待更多学科加入,可以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批判的声音以保持其生命力。再者,要保持数字人文的哲学高度,在工具和技术外思考如何以文本方式进行生产。

第二,关于教学。建立常规化的工作坊形式,开设常规性、案例化的通识课,让《数字人文导论》充分发挥作用。每周开设一两门课,可以有不同选题,做成课程包各取所需。

第三,关于研究。知识研究型学者不同于知识服务型的图书馆,需要用一些具有品牌效应的项目来驱动。

第四,关于成果。首先,自媒体在当下运用广泛,也符合数字人文自身的属性,可以考虑将期刊出成在线版本。其次是就业问题,谈情怀的同时要考虑学校的考核标准,让学校看到数字人文在他们的领域也有服务的可能。虽然草创初期缺少经费可能需要众筹,但最后都能有所得益。

第五,国际化和中国化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外学校的合作,积极参加国际会议为中国数字人文发声,邀请国外顶尖学者过来,保持与国际前沿的对话。另一方面,数字人文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学术兴趣都与国外大相径庭,中国化很重要。英文语言障碍是中国文本挖掘的困难之一,应当尽早培养下一代的媒介素养。

最后,这次会议的举办离不开周宪老师的支持,要以高研院作为平台推动更多实际事情的发生。

13.周宪老师发言

第一,要成立机构来做事,包括南大校内机构和中国高校联盟,机构名称有待推敲,联盟要有年会,可吸收国内已有联盟。

第二,各高校都在探索数字人文的发展方向,应当互相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将不同诉求的学者团结起来。联盟成立后,建议撰写“中国高校数字人文发展的建议”提交给教育部,说明发展数字人文的具体措施和意义;建议将重心放在已有数据库的整合与推广上,不要一味追求搞原创。

第三,关于数字人文推广,各学校可以多多交流,创立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

第四,国际化很重要,鼓励联盟成立后各单位作为panel参与国际会议,社科处将大力支持。

希望本次会议是一个良好开端,在翻译介绍的基础上做更大的事。成立联盟后,不同学校发挥所长,资源共享,借鉴国际与台湾视野,在中国大陆推广。

 

四、《数字人文导论》编写体例讨论

第一章 导论
·定义: 不做定义的汇总
·历史:高瑾
·数字化:邱伟云

第二章 基础议题
·媒介/信息技术:陈静
·远读:姜文涛
·时空:何捷
·文本:徐力恒
·图像:陈静
·大数据:王晓光
·计算:王宏甦(?)

第三章 方法
·文本挖掘:王涛
·GIS:陈刚、何捷
·数据可视化:向帆(?)
·数据库:梁晨(?)
·社交网络:高瑾
·数字出版:王晓光
·图像处理:陈静

第四章 跨学科
·历史:王涛
·文学:但汉松、陈琳
·历史人文地理:陈刚、何捷
·艺术:陈静、殷曼楟
·统计:邓柯
·图博档:王晓光
·语言学:刘颖(?)
·传播学:王成军(?)
·文化遗产:(王晓光老师找人)
共9项,有些可以放在“其他”里

第五章 展望
反思(综述,怎么加中国语境)
挑战
人工智能的变化和机遇
(考虑译介国外文章)

2.字数

导论与展望各2.5万字,中间第二到第四部分共20万字,每章节约1万字。

3.原则

①体例一开始统一,每位老师写作时尽量按照体例写,可使用有道云协作。
②写作时顺便制作索引,把关键词先挑出来,做一个规范

4.郑蔚莉老师建议

在教材中增加一点多媒体资源,如每章放一个固定的二维码,对应的内容形式不限且可以随时修改,老师们在写作时可以寻找音频、视频、网站等资源附在其中,在线资源可以额外收费。

 

五、《数字人文读本》编写体例讨论

1.统稿:建议由高瑾来做统稿(如果高瑾时间允许的话)

2.建议:

高瑾老师:教材更新换代较快,搭建微信与网页平台,用HTML超链接做OA。
张静老师:要严格按照翻译体例,制作索引。

 

六、《数据库建立方法》编写体例讨论

1.书名;《数字人文实践:数据库建立方法》

2.统稿、体例:邱伟云老师统稿,拿出体例后内部讨论一次,再分发给各个数据库撰写人

3.基本设想

陈静老师:从中国语境出发做案例性的研究,介绍数据库的理论与方法。以往讲数据库偏重成果研究,但对数据库如何建立讨论地较少。内容希望包括为什么要建数据库,如何建立,预期成果是什么。这些内容放在网站上大家不一定会去看,最好有这样一本书来集中性地讨论。篇幅30万字左右,每个章节有3万字的体量。

4.建议

王晓光老师: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基本设想也很好,可以有文本库、专题库、图像库,对于数据库是怎么做研究的问题,在编写体例中也可以体现一下。

4.案例补充提议

·王晓光:中国诗歌知识图谱
·陈刚:历史地理案例
·赵薇:芝加哥
·王晓光: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
·陈琳:上交语料库、李斌老师的左传
·陈刚:廖老师的百年台北
请各位老师向这几个数据库的主持人了解,是否愿意参与。


七、截止日期

1.《数字人文导论》

6月1号交稿
8月底统稿完成
预留4个月时间用于出版社编辑和印刷
争取年底出版

2.《数字人文读本》

3月底交稿
暑假出版

3.《数字人文实践:数据库》

先与各案例负责人联系,获得许可,截止时间根据各自情况来定
需要预留较长送审时间
最好明年年内能出版

八、数字人文发展计划

1.数字人文联盟

南大、武大联合发起数字人文联盟,联合国内外数字人文机构,开展各项活动,可以考虑周宪老师建议的“联盟宣言”

2.数字人文年度报告

以南大、武大联合团队为主,撰写数字人文年度报告,侧重数字人文在各个学科内部及跨学科间的发展

3.工作坊

计划明年开始,以高研院为平台召开一系列的工作坊,主要侧重技术方向:
明年三月中研院的历史地理工作坊可以纳入;

4. 期刊

考虑出版数字人文集刊(一年一期),2018年启动,2019年开始;

可与高教社面谈后确定具体形式

5. 会议

南大今年继续组织举办数字人文会议,保持跨学科特点的同时突出主题性,比如“时空观”或者“某种方法”。
主办方:高研院、历史学院。如何署名后续讨论。

6. 南大数字人文发展计划

拟定南大数字人文发展计划,提交学校文科会议审议